FB体育·(中国)平台入口
2022-11-25 10:56:18

FB体育黑龙江举行《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新闻发布会

分享到:

  FB体育5月16日,黑龙江举行《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解读新闻发布会。请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冯海龙、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沙广华、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郭大春、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延良、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谢柏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上午好!欢迎参加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大家知道,刚刚闭幕的中国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了未来五年龙江的发展蓝图,提出“八大振兴计划”作为战略支撑,而其中“人才振兴计划”是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四梁八柱”中的重要支撑。在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中,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为了方便广大人才、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把握这个文件的内容,我们今天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为大家进行介绍和解读。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黑龙江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几位负责人,他们是: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冯海龙,请他为大家做主旨介绍;出席本场发布会的还有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沙广华,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郭大春,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延良,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谢柏,他们将共同回答记者朋友感兴趣的问题。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黑龙江人才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以下简称《人才振兴60条》)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相关情况。

  一、关于《人才振兴60条》出台的背景。去年9月,中央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提出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为我国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习对我省重要讲话中,也多次讲到人才工作,指出了人才外流、创新人才偏少等问题,提出了思想再解放、政策再放开,向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发展的重要要求。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人才振兴计划,对推动新时代龙江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省委制定出台《人才振兴60条》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既是全面贯彻习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在全国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大战略中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必然选择。当前,黑龙江振兴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口,正处于政策叠加、乘势而上的机遇期,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激发潜力、振兴发展的关键期,实现“六个龙江”“八个振兴”“九个坚定不移”目标任务,迫切需要创新人才政策,建强人才队伍,激发人才活力,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二、关于《人才振兴60条》的主要内容。《人才振兴60条》是省委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规律,准确判断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对实施人才振兴计划、人才强省工程作出的安排部署和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实施支持计划培养用好人才、紧扣事业需要积极引进人才、建设平台体系培育集聚人才、充分释放用人主体活力、优化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强化人才激励奖励措施、完善服务保障优化人才环境等七个部分,着眼发现、培养、引进、用好、服务人才全链条整体发力,围绕人才科技创新、干事创业、安居乐业进行全方位政策设计,具体可以用生态、平台、计划、服务“四位一体”来概括。

  一是营造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优良生态。在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针对解决人才和用人单位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破解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条条框框限制,克服利益格局掣肘,最大限度向用人主体授权,最大力度为人才松绑。简言之,凡是国家政策明确的都坚决落实,凡是外省取得成效的都充分借鉴,凡是龙江发展急需的都积极探索。具体讲,主要是聚焦人才普遍关切的编制管理、岗位设置、人才招聘、职称评定、工资薪酬、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经费使用、科研项目管理、兼职创新、离岗创业等10个方面,共下放取消审批权50余项,通过“正向赋权+负面清单”等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用人主体用人自主招聘,职称和技能等级自主评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自主分配,科研经费自主管理使用,科研人员“双创”自主开展,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自主实施,让更多创新人才能够全身心聚焦科研,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努力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让更多创业人才能够扎根龙江,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总之,就是要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培养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以制度先进性打造龙江人才振兴的“强磁场”。

  二是搭建吸引集聚优秀人才广阔平台。进入新时代,平台已成为新一轮人才竞争的战略级载体,有了一流平台才能聚集一流人才。黑龙江是科教大省,拥有包括哈工大、哈工程等“双一流”高校在内的78所高等院校,拥有以哈兽研、703所等“国字号”院所为代表的226家科研机构,拥有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参考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的科研创新平台,在平台建设上具有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这次出台《人才振兴60条》,就是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能源资源优势,加快构建梯次结构布局合理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着力建设一批不可替代的创新平台,增强对高端人才吸引力。重点是打造和赋能升级高校院所平台、优势学科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平台,以及国家级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产业园区、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同步打造一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项目集训基地和“政校企”人才培养联盟,推进载体、人才、项目、资金一体化配置,赋予重大创新平台人才“引、育、用、留”自主权,为平台申报科研项目、人才计划单列指标,加大对平台的稳定性和竞争性相结合的财政资金投入,系统集成、多措并举,打通基础人才培养、技能人才培训、科技人才创新、领军人才攻关全周期支持链条,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项目链、资金链深度对接,实现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也就是说,在黑龙江,无论是应用型、复合型还是创新型人才,都能做到创新有平台、创业有支持、创造有空间。

  三是构筑人才引领龙江振兴雁阵格局。黑龙江肩负着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任,无论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赋能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等,都离不开人才支持,特别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八个振兴”,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制定出台《人才振兴60条》,就是坚持放眼全球、面向全国,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急需,千方百计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通过稳定、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人才成长梯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领带动全省科研实力和创新水平整体提升。围绕这个目标,实施“龙江战略科学家头雁支持计划”“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龙江卓越工程师支持计划”“龙江工匠支持计划”“龙江学者支持计划”。这五个人才计划既立足现有基础、又注重面向未来,既聚焦留住省内人才、又瞄准引进省外海外人才,既突出高端引领、又加强梯队培育,既给资金项目扶持、又给特殊政策支持,力求构建定位清晰、层次分明、覆盖不同领域和人才发展各阶段的人才工程体系。可以说,五个人才计划是我省截至目前覆盖面最广、系统性最强、支持力度最大的人才支持计划,从前沿基础研究、“卡脖子”技术攻关,到工程技术应用、新技术转化孵化、哲学社科创新等方面,对人才及其团队给予全周期全链条支持,这也是破解我省创新人才偏少问题的重要抓手和系统工程。

  四是打造龙江爱才近悦远来服务品牌。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是吸引力、竞争力。《人才振兴60条》在打造暖心感人、拴心留人环境上,坚持服务再扩面、工作再聚焦、保障再升级。服务扩面就是将服务高层次人才的范围由原来的国家级人才扩展为A、B、C、D、E五类,将梯队储备以上层次的人才全部纳入服务支持范围,均可享受相应政策和服务,同时大幅度提高引才资助、补助和安家补贴标准。工作聚焦就是把引进留住黑龙江籍高校毕业生和省内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持续深化省校合作,深入推进“黑龙江人才周”“市委书记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吸引留住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千方百计提高省内高校毕业生留省率。保障升级就是全面提高人才服务质量,尽力做精、做细、做到位,用心用情关爱人才,聚焦人才普遍关切的住房安居、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看病就医、交通出行等,提出切实可行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同时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学校、人才公园、人才大道等,全面打造有效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良好环境,让各方面人才在龙江安心安身安业。

  三、关于《人才振兴60条》的组织实施。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在起草《人才振兴60条》过程中,深入调研,广开言路,充分研讨,反复修改,这是龙江历年来最积极、最开放、最具有含金量的人才政策。好政策关键是要能落地、快落地。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协调督导各地各部门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实施方案和操作办法,对政策规定的各项任务实行“挂图作战”“挂账督办”,深入窗口“走流程”现场体验,把督办考核贯穿政策落实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各地各单位以钉钉子精神一贯到底、抓出成效,同时加强政策评估论证,紧贴龙江发展需求及时更新政策,不断推出政策的加强版、升级版。

  今天的龙江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人才,比任何时候更渴求人才,比任何时候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我们期待以此次发布会为契机,诚邀各方面人才认识龙江、汇聚龙江、扎根龙江、建功龙江,诚邀在外黑龙江籍人才回到故土、回到家乡,我们将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让人才与龙江相互成就,不负相遇,也期待各方英才用智慧和汗水引领龙江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冯海龙副部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有问题的记者朋友可以举手示意,在提问前请先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谢谢主持人。我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记者。刚才冯海龙副部长在做主旨发布时提到:《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很大步伐,特别是在向用人主体授权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可否详细介绍一下,有哪些突破性政策安排?

  用人主体最贴近人才、最了解人才需求,是各项人才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和各类人才最直接的服务者。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根据实际需要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人才振兴60条》紧紧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关键环节,积极向用人主体授权,激活用人主体引才用才的“原动力”。

  一是在编制管理上实行更加灵活政策。着眼于保障满编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用编需求,盘活用好存量编制资源,在省、市、县分级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满编事业单位可申请使用“周转池”编制来引进急需紧缺的人才,解决用人单位因没有空编“引不进”、“留不住”人才的问题。

  二是在岗位设置上赋予更大的自主权。坚持以创新岗位管理方式为突破,通过“提标”、“扩面”、“增岗”,来进一步引进、留住、用好人才。“提标”就是提高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用人单位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其中省属本科高校和科研院所提高10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提高1520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机构提高510个百分点。“扩面”就是扩大特设岗位引才适用范围,由原来仅限于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拓展为跨省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FB体育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自主设置特设岗位,而且不受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制。“增岗”就是增设“创新岗位”和“流动岗位”,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双创”活动,用人单位可自主设置创新岗位,支持科研人员开展科技项目的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可自主设置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海外高水平创新人才兼职。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给予用人单位更大的自主权,更好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

  三是在用人招聘上赋予更大自主权。为解决招聘中存在的选用脱节问题,我省赋予了省属本科高校公开招聘自主权,打破了统一由上级组织或人社部门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惯例。在统一政策标准、严格执行规定前提下,充分赋予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普通高校、技师学院、科研院所、三级医院、中职(技工)学校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自主权,什么时候招人、招什么样人、什么方式招人,由事业单位自己说了算,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支持高校、技师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打破学历、年龄、职称(技能等级)等限制,“一事一议”引进,为用人单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创造更加宽松、科学的制度环境。

  四是在职称和技能等级评定上赋予更大自主权。以往在一些行业领域,“评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评价与使用的错配。我们在全面下放省级大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师学院职称评审权的基础上,逐步赋予科研院所、三级医院、大型企业自主开展主系列职称评审权限;逐步将中职(技工)学校、中小学校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下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学校;企业可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试行“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通过这些政策,实现“用人”与“评人”有效衔接,使人才评价更有说服力、更加精准科学。

  五是在薪酬分配上赋予更大自主权。主要是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在完善绩效工资政策方面,高校、科研院所结合本单位发展实际情况,可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总量,并实行备案制管理。在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方面,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金奖励计入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不受核定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不作为核定下一年度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不作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这些政策,让科研人员得到与实际贡献相匹配的回报,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六是在成果转化上赋予更大自主权。针对以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畅的情况,政策聚焦进一步破解高校、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制度性障碍和政策性约束,突出了“三个赋权”。第一,赋予用人单位收入所有权,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利用财政性资金取得的科技成果,可自主决定转化方式,所获得的收入可全部留归单位。第二,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可将归单位所有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成果完成人(团队)。第三,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使用权。这些政策举措,有效地助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

  下一步,为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我们将指导授权部门制定授权清单、负面清单,用人单位对每一项承接的权力,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流程、健全配套制度,保证权力规范运行,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用人主体的活力。

  谢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我们关注到,近几年全国各地都相继出台了人才政策,从一省一域来看,构建一个包括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等方面构成的平台体系对培育集聚人才至关重要,可否介绍一下黑龙江新出台的政策在支持人才的平台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亮点,重点支持的内容有哪些?谢谢。

  近年来,我省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建设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和科技领军企业,打造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层次平台,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集聚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省各类平台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发挥各类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使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振兴发展的“最大增量”。围绕落实这一重要任务,《人才振兴60条》明确重点支持建设四类平台,着力构筑人才强省战略支点。

  一是打造一流人才培养平台。我省拥有78所高校,106所技工院校,224家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这些平台载体是驱动创新的策源地、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为进一步增强这些平台育才聚才作用,在原有支持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三方面加大支持。围绕支持“双一流”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坚持“财为才用”,将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资金由原来的每年5亿元增加到10亿元,明确规定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团队建设资金比例不得低于50%,加快高校从以硬件和空间建设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围绕服务产业发展需求,首批支持建设30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给予每个学院最高200万元奖补资金,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增加专项资金额度,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工院校发展和“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建设的扶持力度,对于新认定的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项目集训基地,给予500万元资金支持,对于新建立的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分别给予500万元和300万元的补助;对于每年为省内企业输送高级工100人以上的技工院校,省财政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奖励,推动技工教育在专业设置、师资培训、实训场地建设、实训设备配置等方面向新兴产业拓展转型。围绕建强产学研合作载体,加大对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基地的资助,支持企事业单位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将补助的范围由原来的“科技型企业、产业园”扩大到全部“企事业单位”,上调补助金额至50万元,对于省级新设立的创新实践基地,给予30万元的经费支持,多措并举,调动各方力量为博士、博士后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载体平台。

  二是打造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主动对接、深度嵌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支持。加大奖补支持,推动平台量质齐升。FB体育对新获批准建设期内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省财政一次性核定补助金额,按建设进度分期拨付;对新认定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财政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的资金补助;对实质引进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分支机构,一次性奖励500万元。加大政策扶持,赋予平台自主权。突破现行政策关于科技创新平台申报项目和引进人才须依托所在高校、院所等科研单位的限制,针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单列指标,给予专项支持,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可不受身份、年龄、学历、岗位结构比例等条件限制,直接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加大开放力度,吸纳国际创新资源。立足打造东北亚高端人才合作中心,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充分吸纳和对接亚欧等国的人才源、技术源、创新源,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与海外合作伙伴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研究中心,纳入省级科技创新基地给予支持。

  三是打造一流企业创新平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企业振兴专项行动,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大力提升企业承载创新人才能力,FB体育多维度激励企业创新、集聚人才。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对于研发投入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基础上,再给予相应补助支持;提高省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考核权重,将当年研发投入视同利润计入经济效益。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扩大规模。对新认定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省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同时支持市(地)、县(市、区)给予高新技术企业贡献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和100万元。鼓励创业孵化载体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对孵化载体孵化科技型企业等情况开展绩效评价,择优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对于成长为国家级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专业化众创空间,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孵化载体的创新创业活力。

  四是打造一流新型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对于盘活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实现创新链条有机重组具有重要意义。我省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主要采取三方面举措:初创期给予建设资助。对于实缴注册资本300万元以上、具有稳定的研发团队,属初创期内且备案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视资本金到位额度和上年度研发经费支出额度,给予最高200万元建设资助。建成后给予相应补助。每3年对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一次绩效评价,按照绩效评价结果择优分档给予最高300万元绩效后补助。高层次人才领办创办给予支持。对于由国家高层次人才领办创办,且本人持股10%以上的新型研发机构,初创期给予最高400万元的建设资助,建成后给予最高600万元的绩效后补助。

  我是黑龙江日报记者。习在去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那么请问黑龙江对人才本身的放权松绑和激励支持政策有哪些,有什么特色亮点做法?谢谢。

  习强调,要向用人主体放权,积极为人才松绑。《人才振兴60条》,不只对“用人主体”放权赋权、应放尽放,对“人才本身”也提出了一系列减负松绑、激励支持等政策措施,注重遵循人才的科研规律和成长规律,从保障潜心科研、激励成果转化、提升薪酬待遇、支持创新创业、促进顺畅流动等方面,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政策体系,把人才从各种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地释放出来。

  一是让人才集中精力搞科研。针对以往科研人员反映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刚性偏强及材料多、填表多、会议多等事务性负担较重的情况,政策提出,积极探索更为宽松和柔性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式,通过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积极营造优良科研环境,让科研人员全身心创新创造。在经费管理上,打破束缚科研活动的经费调剂规定,将设备费以外的科研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至项目负责人,不再报请项目主管部门或承担单位审批,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需要自主调剂;打破过于限定经费科目要求,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人才支持计划推行经费“包干制”,确定经费总额,不再编制费用科目预算的明细,实行经费使用“负面清单”,项目负责人有自主决定使用权;打破间接费用单一比例标准,将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的间接费用比例提高到最高60%,间接费用可全部用于科研人员绩效奖励。通过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更为机动灵活,更加符合科研规律,更好地服务人才创造性活动。在减轻事务性负担上,合并压缩项目申报和人才评价中需科研人员填报的各类表格材料,推行在线申报、信息共享;严控科研项目执行期内进度检查次数;支持为科研项目配套专门科研助理;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允许特事特办;实行“无会日”制度,教学和科研单位确定每周1天可安排非学术会议,其余时间均为“无会日”,不得要求与会议内容无直接关系的教学科研人员参加或列席一般性工作会议。通过这些措施,让科研人员从“填表”、“画格”、应对各类会议活动等繁杂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轻装上阵、静心治学。

  二是让创新人才更好地分享成果的转化收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人才创造的成果有合理的价值回报,是我们制定政策的着眼点、着力点。政策规定,高校、科研院所在省内落地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技术合同到账金额或股权折算金额,给予一定比例资金奖励,每项最高奖励1000万元;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的职务科技成果,由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可将不低于转化净收益的70%和10%,分别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和转化贡献人,让科研人员从成果转化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激励和收益。

  三是以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激励人才干事创业。政策充分体现创新和贡献的价值,努力形成“干得多、挣得多,成果多、奖得多”的正向引导和激励效果,切实提高人才的获得感。注重激励高水平科技人才,全时全职承担国家和省级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所需绩效工资总量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中单列,进一步体现人才知识价值。注重激励医疗卫生人才,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基础上,赋予公立医院在核定薪酬总量内的分配自主权,可结合单位实际自主确定更加有效的分配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从收支结余部分自主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增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全方位提高医疗卫生人才待遇。注重激励企业管理和科研人才,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实行股权、分红、跟投等激励措施,由市县两级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年薪50万元以上的研发人员制定激励政策,通过实行收益与业绩双对标,推动企业与人才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发展和人才增收的“双赢”。

  四是让人才兼职创新离岗创业顺畅流动。聚焦为人才松绑,对愿意携带创新成果走出“象牙塔”“实验室”、有志于创新创业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给予大力支持,离岗创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到企业开展重大项目攻关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可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选派到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工作或参与项目合作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返岗后接续计算工龄,并按不低于原聘专业技术职务安排工作。在围绕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亟需,开展集中攻关期间,科研人员人事关系可在原单位或工作单位自主选择。打破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城乡、区域、行业以及不同所有制人才顺畅流动,省内养老保险跨区域、跨体制转移接续办结时限压缩30%以上,开启高层次人才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绿色通道”。通过这些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的保障措施,支持各类人才投身科技创新主战场和第一线。

  五是让人才扎根基层建功基层。针对基层一线人才结构性短缺、后备力量不足等实际需求,坚持面向基层的鲜明导向,引导支持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放宽基层事业单位招聘条件,政策覆盖的范围由“艰苦边远地区县乡”扩大到“全省所有县乡以及地处边远、条件艰苦的区”,以上地区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和专业限制,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只划定成绩合格线。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统筹用好全省乡镇事业编制资源,利用3年左右时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万名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实现每村有12名大学毕业生。实施干部人才“组团式援边行动”,对参与援助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聘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援派期间给予相应职称评聘的政策保障,按援派时间的1.5倍系数计算取得现职称后的工作时间,期满返回所在单位后首个聘期内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开展柔性服务,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专家服务、兼职等方式等到基层服务,在基层时间累计超过半年视为基层服务经历,可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的参考,让愿意服务基层的人才得到更好待遇、更多成长机会,让人才发挥更大作用、体现更大价值。

  对以上这些政策,我们将纳入省委抓落实的“四个体系”建设,推动任务具体化、责任明晰化、管理规范化,打通“减负”、“松绑”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创新创造、潜心科研事业。

  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是香港文汇大公报记者。刚刚闭幕的“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了龙江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也必将为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搭建更多更好的舞台。我们注意到,黑龙江新出台的人才政策体系提出了一系列人才支持计划,请问这些支持计划主要针对的是哪些群体,较以往的人才支持计划相比有什么新变化?

  人才支持计划是塑造龙江引才聚才政策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此前,我省先后实施了“龙江学者”“龙江科技英才”“头雁”行动等人才支持计划,在吸引集聚各类人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存在支持面不够宽、精准度不够高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的形势任务要求。习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围绕落实这一重要要求,我们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龙江振兴发展需求出发,面向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技能人才、基础研究和哲学社科人才,研究提出五个支持计划。

  一是实施“龙江战略科学家头雁支持计划”。这个计划是现有“头雁”行动的升级版。从2019年开始,我们就启动实施了“头雁”行动,每年拿出6.38亿元,支持了92个团队、873人,培养支持了一批“国字号”人才,去年我省新入选4名院士,全部来自“头雁”团队。为了把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战略科技人才纳入支持计划,壮大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形成对海内外顶尖科研创新人才的“虹吸”效应,我们对“头雁”行动进行了再扩面、再优化、再聚焦。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个是支持对象进一步扩面。将原来的“依托国家级平台、承接国家级项目的国家级人才”申报条件,拓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振兴发展需求、依托高层级科研平台、承接开展国家或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优秀人才”,今后,更多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人才都可以申报这个计划并获得支持。第二个是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延续了以往“团队+项目”的人才支持方式,给予每个团队全周期5年最高5000万元经费支持标准不降,并在技术路线、团队引才等方面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大“自主权”,让他们放开手脚、潜心科研、多出成果。三是支持方向进一步聚焦。针对以往“头雁”团队科研成果较少在省内转化落地的情况,提出支持科研成果优先在我省转化,下步还将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配套政策,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战略科学家在服务龙江振兴发展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二是实施“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农业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等“八个振兴”,搭起了龙江振兴发展的“四梁八柱”。实施“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就是服务省委“八个振兴”计划,着眼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面向省级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崭露头角、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打造龙江战略科学家“后备军”。比如说,我们针对科技领军人才,采取的是“政府搭台、发展出题、人才答卷”的模式,每年遴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组建创新团队,以政府投入为牵动,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入设立专项资金,聚焦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开展“揭榜挂帅”,给予创新团队全周期3年最高2000万元经费支持。同时,鼓励创新团队科研成果在龙江转化落地、生成企业。针对青年科技人才,采取的是自主立项和公开选题相结合方式,支持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攻关,每年遴选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团队),根据课题(项目)研究性质及特点分类确定资助经费和周期,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对入选支持计划的青年科技人才,还给予相应配套支持,更好地解决“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人才普遍面临的缺资金、缺项目、缺平台的实际困难。那么值得向大家说明的是“头雁”计划与“春雁”计划是上下衔接,共同构建了战略科技人才成长进阶的完整链条,聚力打造“头雁引领、春雁齐飞”的雁阵格局。

  三是实施“龙江卓越工程师支持计划”。2021年9月,在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动下,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部分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端智能装备企业,共同成立了龙江工程师学院,校企所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个计划核心就是要支持龙江工程师学院做大做强,努力打造龙江工程技术人才“摇篮”,为推动龙江工业振兴培养输送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贯通学校教育、企业实训、继续教育培养链条,企业同高校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校企所“双导师制”,每年我们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500名左右。在支持措施上,现行规定硕士、博士毕业生从事本行业2年后才可分别申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新的政策提出,对龙江工程师学院毕业的硕士毕业生,除了国家统一考试专业外,可按规定授予工程师职称资格,博士毕业生可提前1年申报高级工程师。这一支持计划,既加速了工程师人才队伍培养壮大,又通过产教融合、提高了工程师人才实战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四是实施“龙江工匠支持计划”。我们黑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省委“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全力打造数字、生物、冰雪、创意设计等4大新经济业态,强力推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机装备等5大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有力促进了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6大传统优势产业赋能发展,这些都对技能人才队伍的总体规模、结构比例、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施“龙江工匠支持计划”,就是以支持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培育壮大支撑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大师带徒传技,支持那些技艺精湛、水平高超的高技能人才,牵头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对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补助。支持以赛强技弘技,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省级一类竞赛前三名选手,在省内就业的,省财政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0万元和2万元奖励,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并给予教练团队与获奖选手同等标准奖励。支持校企精准培养,针对当前技能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组建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十大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支持技工院校与用人企业订单、定向、定岗培养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五是实施“龙江学者支持计划”。这个计划重点是支持基础研究和哲学社科人才。大家都知道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源头,哲学社科是实施人才振兴战略的坚强阵地,实施“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就是要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为基础研究和哲学社科人才提供长期稳定支持,让有创新潜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潜心研究、厚积薄发。这个计划对现行“龙江学者计划”进行了优化和拓展。“优化”体现在,把政策重心从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优化调整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为以科技创新驱动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支撑。“扩展”体现在,在现行计划涵盖高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后站点的科研院所基础上,又把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后站点的医疗机构、企业、以及新闻出版单位和文艺院团全部纳入进来,也就是从高校拓展到其他领域,覆盖了全省,均可设置“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岗位,聘期内省财政每年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奖金。

  这五个人才支持计划既有对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梯次衔接,又注重相互之间的配套衔接,形成了系统集成、全面覆盖、精准高效的龙江人才支持计划体系。下一步,我们还要逐一研究制定具体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和推进机制,以人才政策优势培养集聚各类创新人才,为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强实力。

  谢谢主持人。我是新华社记者。我们关注到不久前,黑龙江密集发布了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四大规划”及配套政策,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撑,也为人才开辟了干事创业的广阔空间。可否介绍一下,省里新出台的人才振兴60 条在留才、引才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面擘画了“六个龙江”宏伟蓝图,提出“八个振兴”“九个坚定不移”目标任务,坚定了全省上下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信心和决心。当前,龙江正处在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振兴60条》聚焦解决人才流失、创新人才偏少等问题,广泛调研了各类人才实际需求,有针对性提出政策措施,力求靶向更精准、支持更有力、服务更全面,尽最大努力回应各方面人才的诉求和期盼。

  留人关键是要留心,留心要靠“走心”的服务。人才政策聚焦提高人才服务质量,以更优服务让各类人才在龙江安身、安心、安业。

  一是实施人才分类。为进一步推动人才服务更加精准、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我们根据市场、行业和社会评价以及人才能力贡献,将高层次人才分为五类:A类是战略人才、B类是国家级领军人才、C类是省部级拔尖人才、D类是省部级骨干人才、E类是梯队储备人才。人才按照类别享受相关的待遇和服务。FB体育下一步,我们将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分类认定,并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卡”,人才凭卡享受相应的待遇和服务。

  二是强化人才服务。就是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针对各类人才普遍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安置、就医、出行等方面实际需要,《人才振兴60条》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住房保障方面,加大人才保障住房、人才公寓建设力度,合理降低人才购房、租房成本。考虑大学生群体刚参加工作、购房压力大的实际情况,政策提出,大学毕业生在我省建立公积金账户并连续足额缴存6个月后即可申请公积金贷款,根据各地实际适当上浮贷款额度,放宽余额比例限制。子女教育方面,根据高层次人才类别,分别给予其子女入学、就学相应的优惠政策,其中A类人才子女及第三代子女均可享受入学就学优惠政策。医疗和出行方面,进一步畅通就医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医疗服务;C类及以上人才可携2名随行人员在省内机场、火车站享受贵宾服务,D类、E类人才享受快捷通道服务。

  实现人才振兴,必须广聚天下英才。《人才振兴60条》聚焦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和大学生群体加大引进支持力度。

  一是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本人和引才单位都提出了支持政策。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安家补贴;全职引进D类及以上人才首个聘期内可不受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聘用,其中B类及以上人才可特设直聘到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直接担任博士生导师。引进的D类以上人才配偶,按对口相适原则进行安置,必要时“特事特办”、“一事一议”。FB体育对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科研立项、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享受本地人才同等待遇,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且每年工作半年以上劳动合同,可视为全职引进,分时分期享受我省全职引进同类高层次人才奖励和资助政策。利用节假日或休假时间来龙江开展项目合作,提供技术指导的“候鸟人才”,服务期间免费入住人才公寓,本人可携2名亲属免门票游览省内重点旅游景区。同时,对于引进海外人才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单位给予最高300万元;对全职引进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副教授以上或相当层次人才,以及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务人才的单位,给予150万元经费支持;举办国际性引才对接会议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补助,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对接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二是大力吸引博士毕业生到我省开展博士后创新研究。博士后是具有深厚知识基础和探索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为发展壮大我省博士后人才队伍,激发其创新创业活力,政策对在站和出站留省工作博士后均给予支持。对新入站全职博士后,连续2年每年给予10万元补助,同时可申请最高30万元科研资助经费,可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对出站博士后,与我省用人单位签订5年及以上聘用合同的,给予1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取得副高级职称后工作满3年可申报正高级职称,鼓励青年人才投身龙江振兴发展事业。

  三是大力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近年来,为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来龙江就业创业,我们与全国46所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富集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搭建了“黑龙江人才周”、“市委书记进校园”等省级引才平台,这些都是我们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的重要载体。《人才振兴60条》提出,与我省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校大学生到全省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地方免费提供人才公寓,并给予每月不低于1000元生活补贴。“黑龙江人才周”、“市委书记进校园”等引才活动期间,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简化签约程序。同时,对有志于在龙江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担保贷款、贷款贴息、双创赛事奖励、优秀毕业生论文立项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支持政策,使龙江成为更多大学毕业生的筑梦之地、逐梦之地、圆梦之地。

  落实好这些留才、引才政策,需要全省各地各单位共同努力。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抓好政策落地,惠及省内各类人才,广聚海内外英才,让人才在龙江创新创业更加安心、生活更为舒心、发展更有信心,让更多龙江籍优秀人才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回报家乡,让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汇聚龙江、扎根龙江、建功龙江。

  谢谢5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同时也感谢几位嘉宾的情况介绍,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答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正如冯海龙副部长在主旨介绍时所提到的:奋进新征程的黑龙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相信大家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新出台的60条人才政策充满了爱才的诚意、育才的心意和聚才的暖意。我们真诚地欢迎媒体界的朋友大力宣传这些政策,让更多人才和用人单位了解和享有这些政策,让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更加浓厚,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澎湃动力!

  本场发布会的相关素材,我们将在会后通过二维码的方式提供给大家,供大家参考。最后,再次感谢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各位嘉宾和记者朋友,感谢11家中央媒体和省直媒体的网络直播团队,以及全国各地在线观看的广大网友。

上一篇:FB体育2021成都人才白皮书来了!首发网约配送员、调饮师等新职业人才需求
下一篇:FB体育“龙华区人力资源行业”新品牌闪耀人才高交会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