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体育继党报连批“悬疑新闻”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新华社昨日同时刊文,再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模式。
继深化改革方案出台之后,中央将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然也就成了改革布局所考虑的内容之一。
昨日《人民日报》刊发《下一盘新闻人才培养的好棋—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综述》,便是一个回应—以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方式,从源头上培养合适的新闻人才。
“新闻人成长成才的‘新时代’已经来临。”—昨日《人民日报》刊发的这篇文章中,以此给部校共建的意义定下了基调。
《人民日报》文章通过对《人民日报》与清华大学、新华社与北京大学、《光明日报》与中国政法大学等中央媒体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以及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校联合办新闻学院的回顾,给予了肯定,“共建新闻学院,对新闻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可贵探索、形成了鲜明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更积累了可贵经验。”
而从《人民日报》所总结的经验来看,部校共建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将是地方党委宣传部。文章说,“地方党委宣传部充分发挥政治、组织优势,媒体从业人员发挥敬业、实践优势”;“在组织机制上,地方宣传部发挥积极作用,在政策导向、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方面支持新闻学院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可行可用、行之有效的做法。”
所谓的部校共建,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合作,是先行者。201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则是推动,当时便有10个省市党委宣传部门与地方高校签署了共建协议。
为什么要搞部校共建?昨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刊发的“本报评论员”文章《部校共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举措》,点出了背景:“很多新闻学院仍走的是文史哲培养的‘象牙塔’路线,教学偏重于理论讲授,实践部分则常常付之阙如。”“部校共建正是针对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应运而生。”
这一说法在复旦新闻学院院长尹明华那里得到印证:“新闻教育的今天就是传媒业的未来。”尹院长表示,部校共建是关系我国新闻事业发展长远的一项战略任务,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业界学界互动、教学与实践结合,才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一流新闻人才。
地方党委宣传部处于主导地位的部校共建,从中央层面的部署来说,不仅仅是促进新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是强化当前高校新闻教育过程中的理论教育。这点,在《光明日报》的文章中有所体现,“抓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握总体布局和思想导向,做好‘宏观调控’和服务工作,该放权的要放权。”
北京大学与新华社在今年5月宣布共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多位高校负责人表示,部校共建是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互利合作的过程,共建的成功关键在于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FB体育
再结合昨日《人民日报》配发的记者短评《看部校共建孕育桃李芬芳》:“作为一项新闻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和系统工程,部校共建要在短期内抓好、抓细、抓实并不容易……更非一朝一夕,FB体育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如此看来,“部校共建”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将不只局限于已经合作的10个省市,还会扩展到更大的范围。
的目的很明确。早在今年5月19日,《中国教育报》在整版报道《今天高校怎样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便在编者按中点明了,“以推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新闻机构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为重点,把高等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包括刊发《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探索“部校共建”新路》的《解放日报》在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在昨日同时对此话题发声。时间节点的选择也颇有逻辑性—《人民日报》连续批“悬疑新闻”和对21世纪网新闻敲诈的行业整治,传递出当前部分新闻从业者的从业素质有待提高,紧接着鼓励新闻人才培养的部校共建模式。
从9月9日、FB体育11日、12日、15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陆续刊发四篇署名评论:《“悬疑新闻”当休矣》《向“悬疑新闻”说不》《警惕“悬疑新闻”背后的“标题党”》《 谁是“悬疑新闻”的推手》。
《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亦刊发解读文章《党报连批“悬疑新闻”,啥情况?》,“党报评论君”认为,“短时间内,党报于占据第四版要津的王牌评论栏目,针对新闻行业的某种现象密集展开火力……而校正新闻报道中的不良倾向,扭转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也是中央一贯的鲜明态度。”
“党报评论君”重提上世纪40年代《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对“记者节”的解释:“一是节日,一是节操”,意在指出,无论是打击“悬疑新闻”还是部校共建,都是重构新闻的“节操”。
“中国线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在推进部校共建外,着重强调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高等新闻传播教育。”
尽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直作为新闻教学的指导,但近期却被格外强调。FB体育一些部校共建的新闻学院,都表态“这是从源头抓起培养新闻工作者”。但源头的工作显然不只是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在8月底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中山大学三所知名高校就加强高校师生意识形态发表声明。复旦大学党委专注于培养45岁以下教师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中山大学构想营造一个“健康、活泼向上的环境氛围”,并扩大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地带。北京大学党委誓言健全网上舆情监控体系,并呼吁师生对挑战党核心价值的言论“坚决地进行斗争”。
为何在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在9月10日的《红旗文稿》上能看出端倪。该期《红旗文稿》特别摘编推荐了《中国社会科学报》7月30日的一篇文章:《马克思主义承担着中国话语权的核心价值》。文章提出:“马克思主义承担着中国话语权的核心价值,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根本性质,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理论坐标。”“作为文化的表述形式,FB体育话语的真正内核就是意识形态。传播者体现自身立场的意识形态,是文化交流中话语权争夺的关键。”
这不仅点明了强调马克思主义观事关“三个自信”,同时也点出了新闻从业者是话语权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培养新闻人才的源头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