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体育耿丽婷是延边大学计算机专业2018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前一年,FB体育得益于通化市“千名学子归巢计划”,她来到市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几年过去,她已经成为一名副科级干部。如今,她被派驻到二道江区铁厂镇三道沟村工作已半年有余,在村里,她的工作热情越发高涨。
“这几年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上级把我们一批年轻人纳入‘人才编制池’重点培养,又让我们到乡村振兴一线锻炼,机会难得,我觉得自己的成长空间挺大。”耿丽婷说,现在,她正准备等学校放寒假以后,免费为村里的孩子补习功课,减轻家长的负担,也让孩子们少些奔波之苦。
几年来,像耿丽婷一样被通化市引进的人才还有很多。通过“千名学子归巢计划”“万名学子兴企计划”,全市累计招录事业编制人员1199人,其中“双一流”院校本科生、硕士生557人,为全市重点企业招引高校毕业生911人。在东北人口大量外流的背景下,这些年轻人的到来,无疑为通化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进入通化的同时,FB体育还有一批在外打拼多年的本地人才返乡创业。这些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开阔视野的人才回到家乡,带回了新的思维和理念,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创造出了一片新天地。
出生于1978年的刘桂香,是辉南县楼街朝鲜族乡胜利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初中毕业后,她在山东务工多年。2020年,在国家大力支持农村人才返乡创业的背景下,她回到家乡创办吉林熙桐模型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制造的火车模型已经远销欧洲,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还为100多名村民创造就业岗位。刘桂香本人于2021年成为通化市优秀农村返乡创业人才重点支持对象。
在位于通化县英额布镇王家村的通化有点牛牧业肉牛产业园区,5栋标准化大型钢结构牛舍映入眼帘,该园区总投资2.2亿元,分两期建设,预计到2026年建成,现有存栏牛500头。依托当地的鲜食玉米种植产业,企业将加工鲜食玉米时的边角料和秸秆作为饲料,牛粪作为有机肥,一条集鲜食玉米种植加工、玉米秸秆收储、肉牛养殖屠宰、粪污有机还田于一体的循环产业链正在建立,企业与农户实现共赢。该公司总经理于兆洋有过海外留学经历,返乡创业后,他依靠科技赋能、精细化养殖发展牛产业,现代化的科学饲养方式养育出来的牛比以往人工喂养得更加优质。
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一批乡土实用型专家也在田野间成长。柳河县安口镇烧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柳河县园丰农林产品合作社理事长戴振武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却对机械有着浓郁的兴趣。烧锅村这些年靠种植大榛子兴旺起来,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制约了村子的发展。戴振武知道,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苦于进口农机昂贵,国产农机无法适应当地环境的情况下,FB体育从2018年开始,他和几个伙伴潜心研究,制造出一台履带式割草机,以“果真牛”的谐音命名为“果榛牛”,作业能力相当于15个劳动力,满足了当地需求。后来他又在割草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车族,把“一头牛”变成了“一群牛”,这个车族使用一台通用履带式底盘,可以改装为山地履带割草机、履带打药运输一体机、林业种苗联合播种机,产品已经升级到第4代。从2020年开始,“果榛牛”车族还一步步开进了山东、内蒙古、江苏、广西等地。戴振武本人被评为高级农技师,成了一名有高级职称的农民。
如果说这些人才的出现还有点“小打小闹”的意思,那么最近几年通化市引进的28名高层次人才、33个重大科研团队则是“大手笔”,一个高层次人才或一个重大科研团队的引进,FB体育带动的往往是一个系统、一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长春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王檀教授是2019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所带领的“长江学者”团队,包括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研究生7名、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2名、学士1名。2021年11月,集安市通过柔性引才方式引进王檀及其团队。王檀以长江学者工作室学科带头人身份负责长江学者工作室带教工作,对集安市中医医院诊疗技术做出理论性指导,为临床教学工作搭建理论体系,聘用期内定期于集安市中医医院开设专家门诊,并开展专家查房及学术讲座等活动。集安市中医医院选拔5名骨干医师、2名护士作为中医传承人,以王檀教授为中医传承带教教师,组建中医传承工作室,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涵盖其他疾病病种,提高了集安市中医医院的技术力量。
出生于1977年的魏久鸿长期从事环保节能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在大气污染防治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领域、能源高效综合利用等生态保护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曾先后担任辽宁基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阳工业大学基伊研究院副院长、辽宁基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21年被吉林省评为首批“长白山人才工程”领军人才。2019年,通化鑫鸿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等业务,魏久鸿出任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产品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占领市场,今年上半年,企业产值达1.7亿元,同比增长112.5%。
人才引进了,还要留得住,用得好。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通化市对高层次人才、乡土实用型人才、技能人才、企业家等人才群体建立起一套分门别类、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克服人才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并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人才评价退出标准和机制,使人才评价标准更为科学。在工作中坚持广聚英才、吸纳偏才的原则,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同时,还坚持行业认可、群众公认原则,改变“外行评内行”的状况。
几年来,通化市先后实施高层次人才、杰出企业家、通化工匠等7个重大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明确优惠政策47条,累计评选出高层次人才28名、重大科研团队33个、“通化工匠”27名、优秀农村返乡创业人才85名。为了留住人才,通化设立了人才专项资(基)金,市县两级财政列支至少1000万元,全力为人才提供生活、住房等保障,目前累计投入近亿元。
2019年10月30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通化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并于同年11月28日在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获得批准,从人才培养与开发、人才引进与流动、人才评价与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几个方面保障人才发展。此外,通化还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工作制度,并于2017年8月成立了市人才服务局,建立专门的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为到通化创新创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从2018年起,通化市连续4年举办企业家节,累计选树各类人才典型240名,发放奖励资金2525万元。同时,市委、FB体育市政府高度重视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育工作,将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育放到关系通化经济社会发展“大事”“要事”的战略高度,强化政治素养,聚焦素质能力,促进新生代企业家健康成长、创业创新,注重标杆引领,加强内外交流,为新生代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新老传承和有序交接。
几年间,通化市人才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省委书记景俊海就我市引进人才工作作出批示:“通化市在人才全方位引进上下了功夫,望各市(州)都行动起来,留人才、引人才、用人才。”这一批示,正是对通化人才工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