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体育习在庆祝中国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在4月25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习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号召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青年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和着力点,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基本遵循,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应守好党的红色教育阵地,以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为内核,以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经验为引领,准确把握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把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血脉融入人才培养之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伟大重任的新闻传播人才。
红色是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红色同样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基本内涵,是中国的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新闻事业的鲜明标志和政治优势。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红色新闻就根植于哪里。
中国百年红色新闻事业所积累的经验和传统是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的宝贵财富,是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其本质和核心是中国新闻人的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优秀政治品格、优良工作作风、积极精神风貌,贯穿其中的都是党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的是为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育开路先锋、事业闯将。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激荡,新闻传播事业的生态环境出现新局面,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发生巨大变化,将中国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之魂,造就一大批具有红色血脉、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新闻传播事业后备人才,始终是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所在。
习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闻传播人才要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信仰、传播、践行是从思想到行动对党的红色基因的传承,向英雄、前辈、榜样学习,是从模范、榜样的身上汲取优秀品质,努力成为理想信念崇高、政治立场坚定、政治品格优秀、道德情操高尚的青年,这也是红色基因的固有内核和不变根本。
种树培根,铸魂育人。传承红色基因的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需要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以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为本,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灵魂,FB体育加快构建基于自主知识体系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以红色新闻实践经验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的故事,深挖故事中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强化思想引导与价值观塑造,引领学生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做出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新作为。
习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新路如何走?首先要深刻领悟扎根中国大地的科学内涵,就是要以中国为观照,FB体育以时代为观照,深刻了解中国的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样如此。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归根结底是要研究回答中国问题、服务祖国人民。只有根植于中国厚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扎根中国大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是中国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教育,其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扎根中国大地,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习强调,“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我们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站在时代的高度,用远大的历史眼光,批判地借鉴国外新闻传播学科的有益经验,但更关键的还是要坚持中国特色,FB体育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新路新在何处?既能贯通古今,又能融通中外,既具备全球文明和高等教育的共性,又能够形成中国学派、体现中国胸襟。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育人功能和指引作用,用自主知识体系教书育人,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扎根中国大地,必须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回答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新闻传播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独特的社会性、时代性、实践性,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既要基于现实面向,又要着眼于通过当代谋划未来,通过深入实践、深入社会认识和了解中国实际。正如习所说,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使青年感知现实生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成就的来之不易,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全球治理、国际事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受到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不同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之间的博弈加剧,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全球化进程背后的推动力量此消彼长,全球治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新兴领域竞争加剧推动国际体系深刻变革,各国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太空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革命制高点的争夺日趋激烈。
复杂的国际社会局势给全球媒体格局带来深刻变化,国际舆论的形成和趋势更加难以预测,舆论背后的力量更加错综复杂。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发展,保持自身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在国际舆论上制定符合其自身利益和模式的国际机制和规范。同时,传播载体和技术更新加快,传播内容更多、速度更快、渠道更广、范围更大、效果更加明显,这都需要我们把握国际舆论传播动态和规律,主动回应国际关切,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培养适应新技术革命、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
如何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培养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需要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以现实为基本面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认清中国和世界的关系问题,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回答好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习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FB体育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FB体育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如何引导学生在遇到困惑和难题时能够敏锐观察、清醒思考、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都是当前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新闻传播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在各种社会思潮为获得话语权和影响力交锋竞争的态势下,保持清醒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不为杂音噪音干扰,不为错误思想迷惑。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现实问题,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努力成为政治上可靠、学术上精通的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坚持扎根本土、传承创新。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底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以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在面对文明、技术、制度、知识与权力等各个维度的变化中,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服务于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人才。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坚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在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发生深刻变革,资本、技术主导话语竞争,权力话语体系重构,舆论问题与社会问题交互结构化的新形态中,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把握规律,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时期这一大背景来认识和解决中国和世界的问题。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坚持跨学科、多角度、多层面融合。抓住新技术革命机遇,深入推进专业融合、学科融通,跨学科共建人才培养项目,探索多学科联合培养新模式。注重经典理论构建、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引导学生回归学术本源、夯实学术基础、培养学术规范、提高学术素养。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时代赋予了青年伟大的历史重任,新闻传播教育应在遵循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主脉的基础上,做好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同时面向全球文明对话,回应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命题和时代关切,着力培养具备红色血脉、牢记党的教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闻传播人才。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20XNDD05)】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